华人社区艺术展在中国城正式拉开帷幕
2022年社区华人艺术展在中国城正式拉开帷幕,今年画展涵盖了绘画,摄影和书法。参展社区成员有大师也有在家里照顾孩子的全职妈妈,更有学生们的作品,包括刚获得全国学生绘画金奖得主。内容有展示传统绘画功底历时几个月的作品,也有极有针对性显示社会问题的新作。感谢所有参展的社区成员,他们奉献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作品,更难得的品质是愿意和大家一道肩扛起宣传华人社区的重任。
艺术展每天12点到5点对外开放,到15号结束。在展出期间,如果希望借助这个空间利用空闲时间举办活动,我们也会全力支持。地点在中国城内,地址是140 NW 4th Ave.
昨天到了艺术展,先是给参加兰苏园传统手工活动义工收拾出来需要的一些用品,无意中发现了两个精美的中国剪纸,灵机一动,用spray glue贴在了展室的窗户和玻璃门上,成了窗花,效果真的好棒,后来进来几位游客也都是看到它们才进来的。
大多从玻璃门进来,第一幅作品是我女儿的两幅作品。这是她在家里远程上课的时候,因为无聊选了一门art class,结果她毫无基础的背景下,凭借平时偶尔自己涂鸦的本事,提交的两幅作品得了A+,并在斯坦福网站上一直是featured artworks,我想大家喜欢的原因是内容。昨天梅石老师看到作品,只是从细节就分析出她的性格,大师就是大师,太厉害了,分析得十分的精准到位。
下两幅作品是陈永雄老师的大作(他的学生两幅作品掉了下来,今天会放上相框再放上去),我介绍本地大法官的大型油画都是陈老师的作品,可见陈老师的功底,他在本地主流社会广交朋友,历时三四十年。
下一个是林肯高中的Jenny Chen,她刚刚荣获national scholastic artds and writing gold medal,说是学生绘画最高奖项不知道是否为过,但是她画的内容(高中午饭时间学生在校园三五成群的镜像)会成为疫情期间高中生活的一个经典缩影。
后面三副是Jenny的妈妈,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学习绘画,三幅作品是一个系列,展示的是杨贵妃的宫廷生活,每一幅作品都是来源于一首诗,意境极佳。
下面的三幅来自林肯高中的一对双胞胎姊妹,她们的爷爷和姥爷都是学者,喜爱绘画和书法,耳濡目染,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这样的作品也应该是顺手拈来才是了:-)
上下放在一起的4幅作品是杨维强的夫人,展示的是华人在疫情期间通过绘画以积极的心态迎接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作品中内容极具生活气息,容易拉近与人的距离。
后面的8幅作品,其中7副是妈妈的习作,一幅出自于双胞胎女儿中的一个之手。妈妈从小因为家庭的熏陶喜欢上了画画,后来因为学业和工作就放在一边了,疫情期间为了能够保持精神健康,重新把这个爱好捡了起来,这也成为和女儿们保持沟通交流的很好的渠道,因此女儿们也开始喜爱上了和绘画。我觉得和前面的4幅作品合在一起,表现出来的就是疫情期间,华人家庭应对各种挑战而培养出来的一股子韧劲(Resilience)。她们的作品没法和大师洋洋洒洒作品相比,但是反映出来的可以说就是本次艺术展的精神。
后面的两幅照片是艺术展的唯一摄影作品,看登记表上的大名是李陆洲,在后来的微信沟通时候一直是毕恭毕敬,有种在和民国时期大师在书信往来的感觉。没想到布展的时候才发现他是一个非常温文尔雅的高中生,心中敬意油然而生,只不过不再是因为名字,而是来自作品和行为的成熟。
拐个弯来到后墙,屋顶上几个LED灯照射在两幅油画上,是一个白人丈夫为自己心爱的中国女人画的。他们来自Salem,不远万里送画过来,说是就是希望为亚裔传统月做些什么,他的另外两幅作品正在Salem的一个画展展出。聊天中,得知他在本地很是活跃,除了作画还写书,并和政界新闻界的关系很是热络。https://youtu.be/bCnjcsekscQ
在活动板子上新增加的是两件民族传统服饰,来自以为专业画家的馈赠,是多年前从华人手中得到的,因为身体不是很好,准备隐居山林中,在清理东西的时候,想把这两件珍贵的衣物转给可以信得过的人手里,我们很荣幸,也许诺会好好保留下去。她的最大遗憾是一直没能知道是哪个民族服饰风格,尽管多年来问遍了认识的人包括专家。群里有知道的话,我一定马上转告给她,让她出走前至少有个答案。
转过去,是校友俊泉师弟的两个作品,盖满“印章”的是《心经》,普通人看的就是天书,这个是历时半年才完成的,没有一个字是重复的。我只知道刻字分阴刻和阳刻,阳刻非常的难,看着几个阳刻“印章”,我都觉得为他提心吊胆,手一抖,全盘皆输。
师弟说,《心经》是一种世界观,旁边那幅字的内容是基督教的,是一种价值观与人生观。内容绝对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大家只有自己去体会了。
最里面是去年和保护区共同举办的社区青少年画展获奖作品,这次是打印出来的,但记得说过的,我们为这个活动购置了最好的扫描仪,每个文件近1GB,送给同学们,可以打印出任意大的poster,而不会失真。我们就是不遗余力宣传孩子们的作品,更是为了把华人热爱大自然的image一点一点灌输到大众的脑子里面去。这个工作需要锲而不舍的去做,不做就永远无法期望把disease这个词从一些人脑子里去掉。
接着的是汪文的工笔画,实话实说,应该称作是“功”笔画,冷不丁一看只是觉得让人很舒服,但说不出个道道。原来妙处在颜料上,都是来自天然矿石碾碎后泡水,释放出来的颜色,怪不得显得那么的自然。汪文指着一幅作品中的菊花,说是要画九个layers。一下子让我想起来国粹很多都是和功夫连在一起的,这功夫是耐心,而这个耐心体现在艺术展所有作品上。我这个急性子看来只能给艺术家打个下手了。
后面跟着的则是一幅铅笔画和两个中国山水画,这个是社区的一位妈妈提供的。她在20多年前离开国内之际,还是一个女孩子的她对未来在大洋彼岸的生活自然心理充满了惶恐。为了能让她在思乡的时候有些慰藉,毕业于中央美院的姐夫特意为她画了这两幅山水画。若干年过后,结婚生子,一晃孩子长大了,也是画家的姐姐为侄女扑捕捉了学习芭蕾的瞬间。三个作品显示出作为移民的我们都曾经历过的,很是令人寻味。
刚要介绍王星老师的作品,方注意到是在汪文的前面,想起来是最后一个布展的。王老师特意为这次艺术展题写了“五月花”三个大字,想想当年在兰苏园的汉语角的三个字也是王老师题写的。王老师的书法在社区很受欢迎,但丝毫没有架子,社区活动是有求必应。平时在希望中文学校教授孩子们书法,是很受孩子们喜爱的老师。
下面是微力老师的作品,微力老师特意为这次艺术展创作了一幅书法作品,“山鸣谷应,风生水起”,指的是社区号召大家积极参与这次艺术展活动,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和积极的响应,我们一起搭起了这个平台。我也很欣赏的另外一副是“春去话花不落”,说的是疫情慢慢被我们甩在了后面,我们都遭受了磨难,但是还是应该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生活总是美好的。
靠近墙角是刘(Xiaohong)老师的几幅工笔画,刘老师在Lake Oswego有一个开了许多年的中文学校,是当地社区的一个灵魂人物。她凭借着认真的工作态度让教会为她开放所有学校需要的空间,她平时除了教书,还花费大量时间和家长们交流,最近还参加了社区组织的精神健康互助小组。从她的作品可以看出她的人格魅力,温和低调又充满爱心。每次注意到她的作品所在的角落,我都是心存感激,参与就是为了社区公益。
梅石老师的巨作必须放在最显然的地方,布展那天他是最早过去的人之一,我看到他的作品马上就力荐靠进门的两面墙,正好把两个不同主题的作品分开。先说铁链女,到目前我可能理解最为深刻的一个了,整个背景显得比较暗,突出的是龟背上裸女,一条铁链从脖子顺着身子悬在一边。背景里是古代身穿盔甲的士兵,和另外一侧的城墙,意喻着在现代的中国,内心深处还是没有脱离封建社会的禁锢。在封建制度下,人的地位在皇权之下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才会有铁链女悲剧的发生,而这个悲剧因为制度又不会是孤立的事件,这个可以从下面的无数骷髅可见一斑。当然,铁链女现象需要向游客介绍80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后来造成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和拐卖妇女社会问题的出现。。。画的上方是耶稣,因为梅石老师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这里如何发挥因该就不难了。
梅石老师的在乌克兰战争中遭受磨难的三个女人画像震撼了所有的人,很多人在画像前久久不愿离去,我想不是因为寻找作品中的细节,而是在做心灵的拷问,这个世界哪里出了问题,在人的生命面前,什么地缘政治意识形态都是如同粪土而不值一提,对与错如同黑与白,没有任何灰色地带让人利用。很期待明天下午来自乌克兰社区的人们和梅石老师在画作前的会面。
顺便提一句,我们正在和乌克兰社区筹划让三位妈妈尽快在驾校学习开车,拿到驾照后,不仅仅是自己或全家获得了自由,她们也会帮助其他刚到达本地的乌克兰家庭。社区的捐款已经超过了4千美元,这笔钱可以做成很多实实在在帮助到她们的事儿。
展厅的中间有两个柱子,柱子下面分别摆放着黄先生的石刻作品和茶飘香的用面团做成的面人等作品。黄先生的石刻几乎融进了他的生命中,记得去年画展看到过他用的工具,还不是那么容易联想到如何转换成展台上的作品,可想而知其中的劳作和辛苦。茶飘香则是在2018年中国城参加活动后首次回到社区,何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看到是真真正正的社区公益,此次和我们大家相聚,表明在社区公益周边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这是让人最开心的。